协会公告: |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时间:2013-1-14 点击量:3856 |
在中国传统饮食概念四大顶级海产“翅、参、燕、鲍”中,鱼翅居于首位,长期受到人们的追捧,一些人甚至将消费鱼翅作为身份的象征。其实这是非理性消费现象,研究表明鱼翅并无高营养价值,况且市场上的鱼翅产品参差不齐,三无产品、人造合成假鱼翅等鱼目混杂。消费鱼翅还造成大量鲨鱼被捕杀,危及海洋生态安全,损害人类长远利益。
“没有消费,就没有市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最近,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鱼翅市场和鱼翅消费的种种乱象,并倡议理性消费,“拒绝鱼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
送检82个鱼翅79个造假
2012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根据省消保委前期调查反映市场上销售的鱼翅产品存在以假充真、重金属超标等情况,组织对省内市场上销售的鱼翅产品进行专项执法检查。
“12月下旬以来,检查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地的鱼翅产品经销商617家、销售鱼翅餐饮饭店316家,其中涉嫌经销问题鱼翅案件15件,餐饮饭店以假充真欺诈消费者案件12件,虚假宣传等案件4件,查扣问题鱼翅560余公斤。”浙江省工商局经检总队总队长潘炜介绍道。
据了解,鉴定机构对查扣的问题鱼翅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试验和DNA成分分析。
“我们应该有一个概念比较清楚,就是这一些鱼翅大部分是以假冒真,不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鱼翅,不是自然的是合成的,不是生长的是‘模压’的,‘模压’就是用模具压制出来的。不是含有鲨鱼的DNA,而是含有大量的明胶,当然也不是本地生产的,是外来的输入的,有一个较长的销售链条。”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告诉记者。
鉴定机构发现,所检干鱼翅绝大部分形态特征厚薄均匀,只有纵向纹理,不符合天然鱼翅生长特征,符合模压形成的特征,同时经70摄氏度清水浸泡30分钟的理化试验后,有大量很黏稠的明胶溢出。经DNA检测分析,绝大部分送检样本未测出鲨鱼DNA成分。鉴定报告显示,所检82个样本有79个为“人造假鱼翅”。
潘炜介绍,从目前案件初步调查情况看,涉案经营者中经销假鱼翅规模较大的6家经销商均来自福建,所售的假鱼翅分别从广州一德路山海城市场的洪友海味行、嘉芝海味行、晋龙海味行,一德路南粤食品批发市场711-712铺、125铺、811铺,一德路海中宝等市场购进。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进货凭证中发现,125铺、811铺经销的鱼翅加工地为“江门市荷塘镇协和鱼翅加工厂”。
目前,省工商局已部署各地工商机关全面开展鱼翅市场清查行动,对市场上销售的问题鱼翅下架封存,并进一步查清来源及相关情况,全力阻击假鱼翅流入本省市场。
杭城多家餐饮企业
共同倡仪“拒绝鱼翅”
在当天的通报会上,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张生记饭店和杭州楼外楼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餐饮企业代表共同发出“拒绝鱼翅”倡议。
黄龙饭店作为餐饮企业代表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餐饮行业的经营者,面对消费者利益被侵害、鲨鱼被大量捕杀的现状,饭店理应有所担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同时呼吁全省餐饮业同行积极响应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倡导科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倡议,不以任何方式对外提供、制作、销售鱼翅类产品,做有良知、有社会责任的商家。
郑宇民对12家单位的倡仪作了肯定。“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但是我们还要想更深一个层次,为什么会有买卖呢?所以还要加一句话,没有食客就没有买卖。没有弱智的奢侈就没有食客,没有餐饮的欺诈就没有食客。所以最后的落脚点,应该要在弱智的奢侈、商业的欺诈当中进行限制。所以我们这一次的行为,其实想告诉大家,要让真鱼翅展翅遨游回归自然,要让假鱼翅插翅难逃。”
|
上一篇: 吃货们,动起来!搜寻最浙江的本地美食 |
下一篇: 浙江高校倡导餐桌文明 专家呼吁推行“双筷制” |